《孟子与离娄》人与人相处之道-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孟子与离娄》人与人相处之道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这一节不是孟子的话,是子思在《中庸》里的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他不是孟子的老师,子思的儿子叫子上,孟子是跟子上学的。另又一说,很难考据,说孟子十岁的时候去见过子思。子思跟这个童子谈了几句话,就对他非常客气非常有礼貌。有些学生的家人很不高兴,子思说:你们不要轻视他,那是将来的圣人。古书上有此一说,究竟靠不靠得住都不知道。不过,孟子的确是私淑于子思,私淑于孔子这个系统。
这一段《中庸》上的话,是孟子引用来的,不过少了引用两个字。如果现在,一定会去打官司,认为孟子侵害子思的著作权,没有加上一个「子思曰」。
说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这两句话,不免想到古代读书人的艰难,因为要想考功名啊!可是有些考试官是刁钻古怪的,算不定就拿这两句话当题目。突然一个题目发下来,出在哪一段有时候就想不起来,所以以前的人读书也真可怜。这个中国帝王用考试取士的方法,害了中国一千年,不但科学受害,一切思想与文化也都受害。是谁发明这个专利啊?不是唐太宗,而是隋炀帝的祖宗,发明以考试取士的方法。不过用这个方法最成功的是唐太宗,在第一期的学生考取后,唐太宗站在高台上召见,考生磕了头,再请他们吃饭。这时候,唐太宗把胡子一抹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第一流的头脑都被我收进来了。读书人一个字一个字,磨炼了几十年在书本上,你说难不难?一点背不熟,题目一出来不晓得出在哪一句,就完了。
现在我们回过来看本文。「居下位而不获于上」,问题在这个「获」字。什么叫下位呢?譬如我们当一个里干事,行政的公务员或者一个管区的警员,这是行政上最基层的,也就是下位之下位,基层的下位。下位并不是难听的话,而是最基本的那一阶层,或者是我们当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也是教育的基层。
讲到这里我倒也有点感慨,像幼儿园老师,我经常想去当,人家都说我没有资格,不合规定,所以我没有办法。我也很想到阿里山去弄个小学教师当当,万万想不到也不合规定,所以上位也不能居,下位也不能占,那只好变成个「无位真人」。
现在是「居下位而不获于上」,古人的解释说在下位的人没有被上面长官欣赏,不知道你这个人;或者是因为官做得小,皇帝当然不知道你。「民不可得而治也」,老百姓不可以得到治理,换句话说,老百姓治不好,政治就做不好。照文字解释是这样。两句连起来,就是因为在下位位子太小了,上面并不信任我,因此,虽有政治的天才,可以把国家天下治好,却没有机会施展我的抱负。这种解释比较合理吧!
那么怎么能「获于上」呢?我们现在先讲文字。我是个在下位的人,想使上面人知道我,除非我长高一点,排到头排,上面人过来点名就先看到我了;假使我长得矮,他点名到后面都疲倦了,我举个手他也看不见了。所以啊,想要获于上有道,把鞋跟垫高而已矣!当然这是说笑话,要想上面人知道你,是有方法的。
孟子不是那么说的,他说「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如果朋友都不相信你,上面就不会知道你。换句话说,照文字上解释,原来要拉关系就要交一个有背景的好朋友,地位高一点,反正替我吹一吹嘛,就可以得到上面的赏识了。
再看下去,拉关系也是有方法的,「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要想向朋友拉关系,先要把父母兄弟姊妹关系处好,如果家里都不和睦的话,朋友也不会相信你。这又要从道德上来讲了,对不对?那么,「悦亲有道」,在家里对父母兄弟姊妹也有办法,什么办法?「反身不诚」,就是回转来看自己对人是不是诚恳。
假设自己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姊妹友爱是手段,不是真诚,而是为了明天向爸爸要钱用,这就不是诚恳啰,「不悦于亲矣」,父母心里当然不高兴。
那么怎么做到「诚身」呢?要注意喔,不是「诚心」而是「诚身」,身体这个「身」。「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自己本身就做不到真诚。这个说得就很严重了。
我们小时候读书读到这里,就问老师:先生啊,这一段怎么讲呢?老师大概把文字告诉你一下;然后你再问,老师就说:背来!现在你不会懂的,以后长大了会知道。当然,老师那么讲,我现在很恭敬他,果然我年纪大了是知道了;不过我知道的不是他知道的,不是他那一套了。所以你们要注意,看几十年前那些反对旧文化的文章,反对的是哪一种形态的?现在已经把文化与文字的根都拔掉了,还有什么可反对的啊?连反对的对象都没有了。
现在我们讨论的这一段,牵涉到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就是一个「诚」的问题。
#孟子与离娄 #南怀瑾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