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广温热论-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七)治温毒攻胃,下黄赤汁,及烂肉汁,赤滞下,伏气腹痛,诸热毒方。(栀子、豆豉、薤白。)

  (八)治温病后劳复,或食或饮,或动作方。(栀子、豆豉、石膏、鼠屎。)

  (九)治温病后,食太饱不消,劳复脉实者方。(栀子、豆豉、鼠屎、大黄。)

  (十)治温病后,劳复,气欲绝方。(麦冬、甘草、大枣、竹叶、粳米。)

  又曰:凡热病新瘥后,食坚实难消之物,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必更结热,适以药下之,则胃气虚冷,大利难禁,不下之必死,下之复危,皆难救也。热病及大病之后,多坐此死,不可不慎也。故凡温热病新瘥后,但得食糜粥,宁少食令饥,慎勿饱,不得他有所食,虽思之勿与之也。引日转久,可渐食羊肉白糜若羹汁,雉兔鹿肉不可食,猪狗肉亦然。又当静卧,慎勿早起梳头洗面,非但体劳。亦不可多言语,用心使意劳烦。凡此皆令人劳复。余劳尚可,女劳则死,当吐舌数寸,或吐涎而死。故温病新瘥,未满百日,气力不平复,而犯房室,名为阴阳易之病,皆难治多死。此思邈之论温热也。

  王氏外台秘要曰:……温热病,头痛,骨肉烦疼,口燥心闷者……外寒内热者,或已下之,余热未尽者,或热病自得利,有虚热烦渴者,宜服古今录验知母解肌汤。或已下及自得下,虚热未歇者,除麻黄,加知母葛根。病热未除,因而梦泄者,除麻黄,加白薇、人参各二钱,则止。冬温未即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出。肌中斑烂隐疹如锦纹,而咳心闷,呕吐清汁,眼赤口疮,下部亦生疮,宜服古今录验漏芦橘皮汤,得下为佳。下后余症未除,更服葛根橘皮汤。温毒发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宜服备急黑奴丸。若渴,但与水,须臾当寒,寒讫便汗,则解。日移五丈不觉,更服一丸。此疗六日胸中当大热,口噤,名坏病,医所不疗,服此丸多瘥。若但温毒发斑,宜服肘后黑膏,使毒从皮中出,则愈。

  温病有热,饮水暴冷而呃者,宜服短剧茅根汤,枇杷叶饮子亦效,茅根橘皮汤尤佳。肺腑脏热,暴气斑点,宜服删繁香豉汤。温毒病吐下后,有余热而渴,宜服深师芍药汤。此孙之论温热也。

  朱氏类证活人书云:夏至以前,发热恶寒,头疼身痛,其脉浮紧者,此名温病也。病由冬伤于寒,伏至夏至以前,发为温病,盖因春温暖之气而发也。治法解肌汤最良。热多者,烦渴发热,不恶寒,或虚烦,并竹叶石膏汤次第服之。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默默但欲眠,此名风温也。其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薄,即发风温。主四肢不收,头疼身热,当自汗出不解,治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发汗即谵言独语,内烦躁扰,不得卧,若惊痫,目乱无精。疗之者复发其汗,如此死者,医杀之也。治法宜葳蕤汤。若身灼热者,知母干葛汤;渴甚者,栝蒌根汤;脉浮身重汗出者,汉防己汤。两胫逆冷,满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此名湿温也。病由湿热相薄,则发湿温。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阴,不可发汗。汗出必不出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名曰重。如此死者,医杀之也。白虎加苍术汤主之。初春病患肌肉发斑瘾疹如锦纹,而咳心闷,但呕清汁,此名温毒也。温毒发斑者,冬时触冒疹毒,至春始发。病初在表,或已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瓦斯不散,故发斑,黑膏主之。又有冬月温暖,人感乖戾之气,冬未即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始发,则肌肉斑烂瘾疹如锦纹,而咳心闷,但呕清汁,葛根橘皮汤主之,黄连橘皮汤尤佳。病患先热后寒,尺寸脉俱盛,此名温疟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久不愈者,服疟母煎丸,当自愈。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此名热病也。病由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发为热病。治法桂枝石膏汤主之,栀子升麻汤亦可选用。此奉议之论温热也。

  刘河间伤寒六书云:有表而热者,谓之表热;无表而热者,谓之里热。凡表里俱热之症,或半在表,或半在里,汗之不可,吐之又不可,法当和解;用凉膈、天水二散合服,水煎解之。或表热多、里热少,天水一,凉膈半;或里热多、表热少,凉膈一,天水半,合和解之。若仍不能退其热者,用黄连解毒汤,直清里热。热势更甚者,大柴胡合大承气汤下之,双除表里之热,大柴胡合三一承气汤亦佳。下症未全,不可下者,用白虎汤,或知母石膏汤。其症初起,有暴发而为热者,病在心肺,宜用局方雄黄解毒丸。有里病积热者,病在肾肝,宜用局方妙香丸。如上焦热而烦者,宜用牛黄散。但上焦热,无他症者,宜用桔梗汤。中焦有湿热,不能食而热者,脾虚也,宜以藿、朴、白术、陈皮之类治之。中焦有实热,能食而热者,胃实也,宜以栀子黄芩汤或三黄丸之类治之。

  脏腑热极,大便闭结者,宜用大黄牵牛散。若病久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肠下血,骨蒸痿弱,四肢无力,不能运动者,此久热骨蒸也,病在下焦肝肾,宜养血益阴,热能自退,当归、生地合钱氏地黄丸之类。如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宜用牛黄膏以宣解之。如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此阳有余,阴不足,宜用当归承气汤下之。若两胁肋热,或一身夜热,或日晡肌热者,皆为血热也,四顺饮子主之,若小便闭而不通,脐下状如复碗,痛闷不可忍者,乃肠胃干涸,膻中气不下,三焦气不化也,宜用八正散加沉香、木香,令气通达,小便自通。此守真之论温热也。

  李氏此事难知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盖因房室劳伤与辛苦之人,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肾水涸竭而得之。无水则春木无以发生,故为温病。至长夏之时,时强木长,因绝水之源,无以滋化,故为大热病也。……邪之所感,浅者其病轻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难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此东垣之论温热也。

  朱氏脉因证治云:因房劳辛苦之过,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触冒冬时杀厉之气,严寒之毒,中而即病,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皆热不得发泄,郁蒸于内,遇感而发,虽曰伤寒,实为热病,死症甚多。

  (一)温病二三日,体热腹满头痛,饮食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

  (二)温病四五日,头痛腹满而吐,脉来细劲,十二日死。

  (三)温病八九日,头身不痛,目不赤,身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之不弹手,时大,心下坚,十七日死。

  (四)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五)温病厥汗出,肾脉强急者生,虚缓者死。

  (六)温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

  (七)热病七八日,不汗躁狂,口舌暴燥焦黑,脉反细弱、或代者死。

  (八)热病得汗,脉躁者死,脉转大者死。

  (九)热病七八日,脉不躁,喘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不汗者四日死。

  (十)热病脉涩小疾,腹满膨胀,身热不得大小便死。

  (十一)热病脉浮大绝,喘而短气,大衄不止,腹中疼死。

  (十二)热病脉浮洪,肠鸣腹满,四肢清,注泄死。

  (十三)热病脉绝动疾,便血,夺形肉,身热甚死。

  (十四)热病脉小疾,咳喘眩悸,夺形肉,身热死。

  (十五)热病腹胀,便血,脉大,时时小绝,汗出而喘,口干,视不见者死。

  (十六)热病脉转小,身热甚死。

  (十七)热病脉转小,身热甚,咳而便血,目陷妄言,循衣缝,躁扰不卧死。

  (十八)热病呕血,咳而烦满,身黄腹胀,泄不止,脉绝死。

  (十九)热病螈,狂走不能食,腹满,胸痛引腰脊,呕血死。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