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秘密-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治法:寒则泻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4曲差

别名:鼻冲。

穴义:膀胱经气血由此输送头之各部。

名解:1)曲差。曲,隐秘也。差,派遗也。曲差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由此输送头之各部。本穴物质为眉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并输送头之各部,但因其气血水湿成份少如若有若无之状,故名曲差。

2)鼻冲。鼻,肺之所主,言穴内物质为气也。冲,冲行也。鼻冲名意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冲行之状。本穴物质为眉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胀散之气性同肺气的凉冷之性,且为向穴外的冲行之状,故名鼻冲。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动规律:由穴内输向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清絷降浊。

治法:寒则泻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5五处

别名:巨处。

穴义: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

名解:1)五处。五,东南西北中五方也。处,处所也。五处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头之各部。本穴气血本应由曲差穴提供,但因曲差穴的气血受热后散于膀胱经之外,基本无物传入本穴,穴外头之各部的气血因而汇入穴内,故名五处。

2)巨处。巨,巨大也。处,处所也。巨处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穴外的广阔天部。理同五处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的头之各部汇入穴内。

功能作用:汇聚头部冷降浊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无灸。

注:本穴经书列为不可灸,是因为本穴的气血空虚即为正常态,若施以火灸,则穴内地部的水湿气化充斥穴内,穴内正常的空虚态即被破坏,故不可灸。

6承光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

名解:承,受也。光,亮也,阳也,热也。承光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如受之以热一般,故名承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水湿含量少。

运行规律:吸热后上行于通天穴。

功能作用:疏风散热。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无灸。

注:本穴经书列为禁不可灸,其理与五处穴不可灸相近,原因在于本穴气血由五处穴提供,水湿成份比五处穴更少,施灸只能熬干穴内地部之水,所灸之热则内传于颅脑并使之受损,故列为禁灸。

7通天

别名:天臼,天伯,天目,天白,天日,天归,天旧。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受热胀散上行于天。

名解:1)通天。通,通达也。天,天部也。通天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由此上行天部。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经由本穴吸热后才上行至与头部阳气相同的天部层次,故名通天。

2)天臼。天,天部也。臼,石做的椿米器具,石也,肾也,润下之气也。天臼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阳热之气带来寒冷之气。本穴气血为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为吸热上炎,而在其气血吸热上炎的同时也就为天部带去了寒冷,即是本穴气血有润下的特性,故名天臼。

3)天伯。天,天部也。伯,天之伯也,即脾气,天为肺,其伯为脾。天伯名意指本穴气血带有脾的热燥之性。本穴物质为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气弱小,在天部阳热之气稍旺盛的情况下它则表现出脾气的燥性,故名天伯。

4)天目。天,天部也。目,肝所主的风也。天目名意指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中水湿含量稍大则会在本穴吸热后胀散化风而行。

5)天白。天,天部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天白名意指在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稍多的情况下穴内气血就会变为肺气特性的凉性之气。

6)天日。天,天部也。日,与夜相对,阳也,气也。天日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阳气。

7)天归。天,天部也。归,归来也。天归名意指本穴气血吸热后归于天部。

8)天旧。天,天部也。旧,依旧也。天旧名意指本穴气血对天部层次的气血作用影响不太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由天之下部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清热除湿。

治法:寒则泻之,热则补之。

8络却

别名:强阳,脑盖,及行。

穴义: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

名解:1)络却。络,联络也。却,退却、拒绝也。络却名意指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本穴气血由于通天穴基本上无物传来而处于空虚之状,穴内气血是由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而非阳热之气,本穴既有聚集头部气血的作用但同时又拒绝接受外部的阳热之气,故名络却。

2)强阳。强,强盛也。阳,阳气也。强阳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强盛的阳气。如络却之名解,本穴气血虽为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但对于膀胱经原有气血来说它仍为偏高温态的天部之气,比膀胱经气血的温度要高要强,故名强阳。

3)脑盖。脑,头脑也。盖,护盖也。脑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之气,如同头之外卫。

4)及行。及,至、到也。行,行动、运行也。及行名意指本穴要在接受外部气血后才有气血循膀胱经传输。理同络却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天部汇入穴内后再循膀胱经向下传输。

功能作用:传输头部浊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9玉枕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

名解: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气也。枕,头与枕接触之部位,言穴所在的位置也。玉枕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络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与天柱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汇合而成天部的凉湿水气,其性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名玉枕。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性凉冷。

运行规律:既散热又冷降,所散之热循膀胱上行,冷降之气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10天柱

穴义:膀胱经的阳热之气由此快速上传头之天部。

名解:天,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的头颈天部。柱,支柱也,支承重物的坚实之物,在此喻意穴内气血饱满坚实也。天柱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饱满之状。本穴气血乃汇聚膀胱经背部各俞穴上行的阳气所成,其气强劲,充盈头颈交接之处,颈项受其气乃可承受头部重量,如头之支柱一般,故名天柱。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强劲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快速上行。

功能作用:化气壮阳。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11大杼骨会。

别名:背俞,本神,百旁,百劳。

穴义: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

名解:1)大杼。大,大也,多也。杼,古指织布的梭子。大杼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散热冷缩为水湿成份较多的凉湿水气,但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并化为上行的强劲风气,上行之气中水湿如同织布的梭子般向上穿梭,故名大杼。

2)背俞。背,穴内气血来自于背部也。俞,输也。背俞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部各个俞穴。理同大杼名解。

3)本神。本,根本也。神,与鬼相对,言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也。本神名意指本穴为头部气血的来源根本。本穴气血为湿冷的水气,运行为向头部传输,而头部为诸阳之会,热有余而寒不足,本穴上行头部的湿冷水气能使头部之热降温,维持头部在正常的温度范围,故名本神。

4)百旁。百,数量词,多也。旁,侧也。百旁名意指背俞各穴上行至本穴的阳热之气不走督脉正中路线,而是走膀胱经的旁侧路线上行头部。理同大杼名解。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