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鉴-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服附子后,身目红者,乃附毒之过,急用萝卜捣汁一大碗,入黄连甘草各五钱、犀角二钱,煎至八分饮之,其毒即解。如解之迟,必然血从七孔中出,决死何待。若无生萝卜汁,用子亦可。用生黄豆浸透,捣烂取汁一盅饮之,亦可。或用澄清泥浆水饮之,亦可。
服大黄后,泻利不止者,用乌梅二枚、炒粳米一撮、干姜二钱、土炒白术一钱、人参五分、附子去皮钱半、甘草七分、升麻二分、灯心七根煎熟,入壁土一匙,调服即止。
服麻黄后,汗出不止者,将病患发披入水盆中,足露出外,再炒糯米半升、龙骨牡蛎本防风各一两,研细末,周身扑之。
新刻药鉴卷之一
用药生熟法
芩连知柏,治病者头面及手梢皮肤,略用酒炒,借酒力以升上也。治咽之下胸之上者,略用酒浸。治脐之下者生用。熟则升、生则降也。凡用上焦药,须酒浸晒干,黄柏知母,乃治下部之药,久弱之人,必须酒浸晒干,恐寒伤胃也。大黄酒煨,生熟地黄酒洗,皆是此意。
用附子去皮脐,先将盐水姜汁各半碗,入砂锅内煮六七沸,再入黄连甘草各五钱、童便煮六七沸,良久捞起,以磁器盛之,伏地气一夜,晒干听用。用麻黄,须要去节,用滚醋略浸片时晒干,恐大发汗,冬月及表实之人生用,用吴萸将盐水
新刻药鉴卷之一
药性阴阳论
药有气味浓薄不同,轻重不等,寒热相杂,阴阳相混,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
清阳发腠理,实四肢,清之清者也。浊阴走五脏归六腑,浊之浊者也。清中清者,养荣于神,浊中浊者,坚强骨髓。气为阳、气浓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气浓则发热。
味为阴、味浓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味浓则泄。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甘淡之热者,为阴中之阳,酸苦咸之寒者,为阳中之阴。如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为利水而泄下?内经云,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所以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乎太阴也。麻黄甘、为在地之阴也,阴当下行,何为发汗而上升?内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发汗而上升,然而升上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乎太阳也。附子气味俱浓,其性热,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大黄气味俱浓,其性寒,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淡竹乃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苦茶乃阴中之阳,所以清头目。
药有寒热温凉平和之气,辛甘淡苦酸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补泻之能。内经曰,补泻在味,随时换气,故升以散之,散其在表拂郁也。甘以缓之,缓其大热大寒也。淡以渗之,渗其内湿,利小便也。苦以泄之,泄其上升之火也。酸以收之,收其精散之气也。咸以软之,软其燥结之火也。春气温而宜用凉药,夏气热而宜用寒药,秋气凉而宜用温药,冬气寒而宜用热药,此特四时之正耳,若病与时违,又不拘此例也。假如夏月忌发散,苟表实极重之症,虽用麻黄一两何妨,其余可以例推。病在上而宜用升药,病在下而宜用降药,病在外而宜用浮药,病在内而宜用沉药,故经曰,升降浮沉则顺之,谓顺其升降浮沉药味之性也。
寒
新刻药鉴卷之一
病症标本论
治病当知标本。先受病为本,后传流之病为标。如先感轻病而后滋生重病,亦先治轻病而后治重病,于是邪气乃伏,盖治其本故也。若先治本,虽病有十余症皆去矣,不先治本,而治其标,邪气益甚,病势益重,不可去矣。若有中满,无问标本,先治中满,谓其急也。
若中满复有闭结,亦无论标本,当先治闭结,后治中满,谓尤急也。除闭结中满之外,皆先治本,不可不慎也。假如肝受心火之邪,是从前来者为实邪,当泻其子火也。故经曰,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入肝经药为引,用泻心火药为君,是治实邪之病也。假如肝受肾邪,是从后来者为虚邪,当补其母水也。故经曰,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入肾经药为引,用补肝药为君,是治虚邪之病也。
新刻药鉴卷之一
取方之法
凡用其味,必用其味之可否。若用其气,必用其气之所宜。识其病之标本,及脏腑寒热虚实微甚缓急,而用其药之气味,随其症而取方也。主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者为使,此随病之所宜,而赞成方以用之。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去咽嗌之病近。近者奇之。去肝肾之病远,远者偶之。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偶。补上治下制以缓,缓则气味薄。补下治上制以急,急则气味浓。薄者则频而小服,浓者则暂而多服。
新刻药鉴卷之一
论各经补泻及专主泻火药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以所胜平之。故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清则卫荣,荣散则亡,神无所居。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将行,常有天年。又曰,人之一身,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腑为阳,脏为阴。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黄连泻心火,枯芩泻肺火,白芍泻肝火,柴胡黄连泻肝胆火,木通泻小肠火,知母泻肾火,条芩泻大肠火,黄柏泻膀胱火,滑石泻六经火,栀子泻屈曲火。
新刻药鉴卷之一
用药之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燥者润之。损者益之,惊者平之,逸者行之,上者下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则肝,法春木酸,生之道也,失常则病矣。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则心,法夏火苦,长之道也,失常则病矣。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咸甘收之,以苦发之。
则脾,法中央土甘,化之道也,失常则病矣。
湿淫于内,治以酸热,佐以咸寒,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则肺,法秋金辛,收之道也,失常则病矣。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辛润之,以苦下之。
则肾,法冬水咸,藏之道也,失常则病矣。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发之,以苦坚之。
假如风淫于内,即是肝木失常,火随而炽,治以辛凉,是用辛金克其肝木,凉水沃其炎火也。余治例此。
新刻药鉴卷之一
引经药性
小肠膀胱属太阳,本羌活是本乡。三焦胆与肝胞络,少阳厥阴柴胡强。太阳阳明并足胃,葛根白芷升麻当。太阴肺脉中焦起,白芷升麻葱白乡。脾经少与肺部异,升麻兼之白芍详。少阴心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
新刻药鉴卷之一
十八反药性
人参芍药与沙参,细辛玄参及紫参,苦参丹参并前药,一见藜芦便杀人。白芨白蔹并半夏,栝蒌贝母五般真,莫见乌头与乌喙,逢之一反疾如神。大戟芫花并海藻,甘遂以上反甘草。蜜蜡莫与葱根睹,云母休见石决明。
新刻药鉴卷之一
十九畏药性
硫黄元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野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却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见便跷蹊。
新刻药鉴卷之一
孕妇禁忌药性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