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精要佚名-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产后恶血,或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致令斩然而止,瘀血壅滞,所下不尽,故令腹痛,当审因治也。如产妇期数内,或饮食如常,忽作腹痛,六脉沉伏,四肢厥冷,此恶血不尽,伤食裹血而脉不起也,不可误认为气血两虚,而用大补,须兼消导行血之药。
《要略》曰: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病痛者,缓缓痛也,属客寒相阻。故以当归通血分之滞,生姜行气分之寒。君以羊肉者,所谓形不足补以味,况羊肉又能补气,痛属气弱,故宜之。
寇氏曰:妇人产当寒月,寒气入产门,脐下胀满,手不得犯,此寒疝也,宜仲景羊肉汤。或产后脐腹忽痛,乃呼吸之间冷风乘虚而入,宜当归建中汤、四顺理中汤。
产后腹痛,恶露既去而仍痛,四神调补之,不应八珍汤。若痛而恶心,或欲作呕,六君子汤;若痛而泄泻,六君子汤送四神丸;若胸膈饱闷,或恶食吞酸,或腹痛手不可按,此是饮食所伤,用二陈加白术、山楂,消导之;若食既消而仍痛,按之不痛,更加头痛,烦热作渴,恶寒欲呕等症,此是中气被伤,宜温补脾胃为主;若发热腹痛,按之痛甚,不恶食吞酸,此是瘀血停滞,失笑散消之;若只发热,头痛,腹痛,按之却不痛,此是血虚,用四物加炮姜、参、术,以补之。
卷三 产后杂症门
产后小腹痛
产后小腹痛,由恶露凝结,或外寒搏之久而不散,必成血瘕,月水不调。然有肾阳、肾阴不足者,并宜按脉别治。
儿枕痛者,儿在胎中,宿有血块,产时其血破败,与儿俱下,则无是患矣。若产妇脏腑风冷,则血凝小腹,结聚疼痛,右曰儿枕痛,宜芎、归、益母、山楂、香附、陈皮,煎服。甚者加炒五灵脂,或六味加益母草、炒黑干姜,煎服尤佳。凡儿在胎,食母之血,十月满足,余血成块,俗呼为儿ht。有产时血块中动,败血裹其子,则令难产也。
有产妇小腹作痛,服行气破血药不效,其脉洪数,此瘀血内溃成脓也。是因营卫不调,瘀血停滞,宜急治之,缓则腐化为脓,最难治疗。若流注关节,则患骨疽。失治多为败证,脉数而洪,已有脓,迟紧乃瘀血也,下之愈。若腹胀大,转侧作水声,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出,宜蜡矾丸、太乙膏,下脓而愈。
卷三 产后杂症门
产后腰痛
产后恶露方行,忽断绝不来,腰中重痛下注两股,痛如锥刺入骨,此血滞经络,不即通之,必作痈疽,宜桃仁汤、五香连翘汤。
产后腰痛者,肾为胞胎所系,产则劳伤肾气,损动胞络,虚未平复,风冷客之,冷气乘腰,故令腰痛。或寒冷邪气连滞背脊,痛久未已,后忽有娠,必致损动。盖胞络属肾,肾主腰故也。
卷三 产后杂症门
产后胁痛
产后胁痛,若肝经血瘀,玄胡索散;若肝经气虚,四君子加柴胡、薄、桂;若肝经血虚,四物加参、术、柴胡;若月水不足下能生肝,六味丸;若肺金势盛,克制肝木,泻白散,然若不用姜、桂,辛温助脾肺,以行药力,不惟无以施力,反助其胀矣。
卷三 产后杂症门
产后积聚瘕疝
产后积聚瘕疝,多属气血为风冷所搏而成。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阴性沉伏,故痛不离其部;阳性浮动,故痛无常处。瘕者,假也,谓其痛浮假成形,无定处也,皆由产后气血虚弱,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血气相结而成也,若不急治,多成积结,妨害月水。
有产妇腹中一物时痛不止,以为血瘕,用行血破气药,两胁肚腹尤甚,肢节间各结小核,隐于肉里,以为鳖子,治亦不效。殊不知肝血而养诸筋,何处之骨不属于肾,何处之筋不属于肝,此肝血虚损,筋涸而挛结耳。养其脾土,补水以滋肝血,则筋自舒,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加减治之。甚者,温补肾元,则真阳得而气行乃健,何有假物成形之患,真阴得而血分不枯,自无筋挛、胁痛之虞矣。
卷三 产后杂症门
产后呕吐
产后呕吐,因饮食过多者,六君子加楂、曲。兼劳役者,补中汤。饮食停滞者,人参养胃汤。脾胃气虚者,六君子,胃气虚寒者,加炮姜。煨木香。寒水侮土者,益黄散。肝木侮土者,六君子加升柴。命门火衰,不能升土者,八味丸。呕吐泄泻,手足俱冷,肚腹作痛者,乃阳气虚寒也,急用附子理中汤。
卷三 产后杂症门
产后呃逆
产后呃逆,属脾虚聚冷,胃中伏寒也。夫肺主气,五脏六腑俱禀之,产后气血并伤,脏腑皆损,风冷搏于气,则气逆上,又脾虚聚冷,胃中伏寒,因食热物,冷热之气相为冲击,使气逆不顺,则为呃逆,脾主中焦,为三焦之关,五脏之仓禀。若阴阳气虚,使荣卫之气厥逆,致生斯病。《经》云:呃,噫者,胃寒所生。然亦有中气大虚,下焦阴火上冲而致者,当用桂、附、干姜之类。
卷三 产后杂症门
产后气喘
产后气急喘促者,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不能百达营运,独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惟大进参附,或可得生。
产后发喘气促,此第一危症也。若作痰火实症治之必死,当以人参生化汤加减。人疑参能助喘不用,致不救者多矣。况同穹归黑姜,万无有失,要知人生于气,气壮则根本固。而藏源者敛纳于下,营运者强健于中,何有为喘为胀之虞!只有虚弱而致死。
未有强壮而成病也。有用人参加陈皮监制,则盗泄元气,反致耗散,只可消导药中兼。
卷三 产后杂症门
产后浮肿
产后四肢浮肿,由败血乘虚停积,而循经流入四肢,留淫日深,腐坏如水,故令面黄,四肢浮肿。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多用导水。凡治水药极能虚人,产后既虚。
药又虚之,是谓重虚,多致夭枉,服小调经散,血行肿消即愈。
产后浮肿,若寒水侮土,宜养脾肺,若气虚浮肿,宜益脾胃。若水气浮肿。宜补中汤,若兼喘咳而脉沉细无力,此命问火衰。脾土虚寒也,八味丸主之,腹满者。虚气而非血也,补中汤送八味丸,一以升补清阳,一以敛纳浊气,升降既得,而胀满自消矣。
卷三 产后杂症门
产后手足身痛
产后身痛者,是血虚而不能荣也。手足走痛者,是气血不能养荣四末,而浊气流于四肢则肿,阴火游行四旁则痛也,不出荣养,如黑姜主之。
卷三 产后杂症门
产后发热
产后伤寒,不可轻易发汗。产时有伤力发热,有去血过多发热,有恶露不去发热,有三日蒸乳发热,有早起劳动,饮食停滞发热,状类伤寒,要在仔细详辨,切不可孟浪发汗,犹覆水难收也。产后大血空虚,汗之重则亡阳,轻则筋惕肉,或郁冒昏迷,或搐溺便秘,变症百出。凡有发热,多因血虚,阳无所根据,浮散于外而为热,宜于四物为君去川穹、生地换熟地,加软苗柴胡、人参、炮姜最效。盖炮姜辛热而兼苦咸,以火而治火,收其浮热,且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更能去恶生新,有阳生阴长之道,以热治热,深合《内经》之旨,正气得力外邪自散矣。
养癸曰:如胎前原有阴虚火症,产后去血过多,必大发热烦躁汗出等症,若根据前法,大补气血,其证必甚,当用逍遥散以清肝火,养肝血,因去血既多,肝虚血燥之故,不可泥于气血两虚,此以阴虚发热立论,当以脉候参详。
薛立斋曰:新产妇人,阴血暴亡、阳无所附,而外热也,宜四物加炮姜,补阴以配阳。若误服寒凉克削之剂,而外热者,此为寒气格阳于外也,宜四君子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若肌肤发热,面赤大渴引饮者,此血脱发燥也,当归补血汤,又日:产后虚烦发热,乃阳随阴散,气血俱虚,故恶寒发热,若误作火证,投以凉剂,祸在反掌。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