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伤寒金镜录-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敖氏伤寒金镜录元杜本
原序
伤寒一症。传变不常。有本传、越经传、巡经传、巡经得度传、误下传、表里传、上行传、顷刻之间。生死系焉。
可以寄人死生者。惟医焉耳矣。夫何脉理玄妙。七表八里九道。形似难辨。此庸医所以接踵而杀人者多也。元、若敖氏抱独见之明。着《金镜录》一书。只以舌证。不以脉辨。其法浅而易知。试而辄效。诚千载不偶之秘书也。惟黑舌之症。
稍有未尽。如舌之黑而紫、黑而湿润、黑而濡滑、黑而柔软、皆寒症也。黑而肿、黑而焦、黑而干涩、黑而卷缩、黑而坚硬、黑而芒刺、黑而拆裂、皆热症也。学医者推类以尽其余。则庶几矣。予在南都。偶得此书。深珍重之。后会副宪笃斋汤公。出是编示之。极称其善。已命工梓行会稽郡矣。予患天下之人。未尽知也。复梓之以广其传云。
赐同进士出身大理寺左寺正陈楠书
原序
伤寒一书。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得其旨趣。乃万世之龟鉴也。论中梓讹难明。晋叔和成其章序。成无己《明理论》。刘河间五运六气。参同仲景钤法。则病之所变。预可知也。阴阳传变汗瘥图局。曰汗、曰吐、曰下。死生吉凶棺墓图局。曰死、曰生。随治随效。如附应声。则万举万全矣。元敖氏辨舌三十六法。传变吉凶。深为妙也。舌乃心之苗。
心君主之。官应南方赤色。甚者或燥、或涩、青、白、黑。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舌白者,肺金之色也。由寒水甚而制火。不能平金。则肺自甚。故色白也。舌青者,肝木之色也。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色青也。色青为寒者讹矣。仲景法曰:“少阴病。下利清谷。”色青者,热在里也。大承气汤下之。舌黄者,由火甚,则水必衰。所以一水不能制五火而脾土自旺。故色黄也。舌红为热。心火之色也。或赤者,热深甚也。舌黑亦言为热者。由火热过极。则反兼水化。故色黑也。五色应五脏固如此。敖氏以舌白者邪在表。未传于里也。舌白苔滑者。痛引阴筋。名脏结也。舌之赤者。邪将入也。舌之紫者。邪毒之气盛也。舌之红点者。火之亢极也。舌之燥裂者。热之深甚也。或有黑圈黑点者。
水之萌发也。舌根黑者。水之将至也。舌心黑者。水之已至也。舌全黑者。水之体也。其死无疑矣。舌黄者。土之正色也。邪初入于胃。则本色微黄发见。舌黄白者。胃热而大肠寒也。舌之统黄者。则胃实而大肠燥也。调胃承气汤下之。
黄自去矣。舌灰黑者。厥阴肝木相承。速用大承气汤下之。可保。但五死一生。大抵伤寒传变不一。要须观其形、察其色、辨其舌、审其症、切其脉、对症用药。在于活法。如脉浮紧而涩者。日数虽多。邪在表也。汗之而愈。若脉沉实而滑。日数虽少。邪在内也。下之而痊。其有半表半里。传到少阳只一证。则小柴胡汤主之。无不效也。太阴腹满自利。
脉沉而细者。附子理中汤主之。太阴腹满时痛便硬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少阴舌干、口燥、津不到咽者。人参白虎汤主之。少阴发热而恶寒。脉沉而迟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而汗之。厥阴舌卷囊缩。脉沉而弦者。为毒瓦斯藏。脉沉而短者。用承气汤下之。若厥冷、耳聋、囊缩、脉沉而弦者。少阴两感、不治之症也。此则三阴有可汗、可下、可温之理。
敖君立法辨舌。自为专门体认之精。当时尝着《点点金》及《金镜录》二书。皆秘之而不传。余于正德戊辰岁。见一人能辨舌色。用药辄效。因扣之,彼终不言。偶于南雍得《金镜录》。归检之。乃知斯人辨舌、用药之妙。皆本是书。惟《点点金》一书。则于伤寒家多有不切。其与仲景钤法奥旨同者。特《金镜录》尔。故余并刊于官舍。使前人之书。皆得以行于世。而四方学人。亦知所去取云。时嘉靖己丑岁仲冬吉旦南京太医院院判长洲薛己识青藩良医所良医马崇儒校刊
原序
凡伤寒热病传经之邪。比杂病不同。必辨其脉、症、舌、表里汗下之。庶不有误。况脉者,血之腑。属阴。当其得病之初,正气相抟。若真气未衰。脉必滑数而有力。病久热甚气衰。脉必微细而无力。方数而甚也。但可养阴退阳。此识脉之要也。或初病即恶寒发热。后必有渴水燥热之证。或逆厥而利。此热证传经之邪也。若始终皆热证。惟热而不恶寒。故伤寒为病。初则头痛。必无发热恶寒渴水之症。一病便有逆厥泄利。或但恶寒而无发热。此寒症也。此识症之妙也。如舌本者。乃心之窍于舌。心属火。主热。象离明。人得病。初在表。则舌自红而无白苔等色。表邪入于半表半里之间。其舌色变为白苔而滑见矣。切不可不明表症。故邪传于里未罢。则舌必见黄苔。乃邪已入于胃。急宜下之。苔黄自去而疾安矣。至此医之不根据次。误用汤丸。失于迟下。其苔必黑。变症蜂起。此为难治。若见舌苔如漆黑之光者。十无一生。此心火自炎。与邪热二火相攻。极热则有兼化水象。故色从黑而应水化也。若乃脏腑皆受。邪毒日深。为症必作热症。虽宜下之。乃去胸中之热。否则其热散入络脏之中。鲜有不死者。譬如火之自炎。初则红,过则薪为黑色炭矣。
此亢则害。承乃制。今以前十二舌明着。犹恐未尽诸症。复作二十四图。并方治列于左。则区区推源寻流。实可决生死之妙也。
至正元年一阳月上浣之日
伤寒用药说
夫医者何。犹防之将也。凡视人疾。在究其浅深之异而疗之。且疾之袭人。若寇之侵境。方其至也。必瞰其势之强弱。先以安抚,次以讲和。戒严守御。以防其逆也。如坚然不退。至再至三。恣强肆侮。意谋土地也。当此之际。奈何必选将练兵。克期攻战。寇灭乃已。若怆惶无措。则地土陷矣。岂非将者。不识韬略。不知合变。以致误也。可胜叹哉。
夫今之医。不阅方书。不察脉理。临症茫然。当解而不解。当吐下而不吐下。畏首畏尾。颠倒错乱。助病日深。殊不知医乃司命。其可轻忽如此。大抵病之轻浅者。即为和解。深重者。即便攻击。故曰用药之时。胆欲大而心欲小。毋使君臣失职。佐使不当。反嫁疾焉。苟能如将之用兵。进退合宜。操存有法。何疾之不知也。余每察脉用药。觉有疑滞。幸承先师之诲。故姑撮其要领。以告后人云。
至正改元一阳吉日永和三仙至人萧璜鸣书
第一 白苔舌
舌见白苔滑者。邪初入里也。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白胎舌图【介按】白色为寒。表症有之。里症有之。而虚症实症亦有之。凡风寒湿邪。国中皮腠。即为白苔。寒湿本系阴邪。
白为凉象。故舌苔白色。如白滑而腻者。湿与痰也。白滑浓腻者。湿痰与寒也。惟薄白如无,则为虚寒。白如积粉。则湿热或痰热也。因肺主卫、主气、又主皮毛。而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凡受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于肺。其舌无苔而润。
或微白而薄。或浮白薄滑。外证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此是风寒初感也。治宜辛温解表。如苔白而燥刺者。外证初在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是温邪在肺。治宜辛凉清解。如苔白而粘腻者。外证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此是湿邪在于气分也。治宜解肌去湿。如舌苔白燥、或白而边红。外证见发热口渴。咳嗽喉痛。此是风温入肺。治宜轻清凉解。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