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书-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人参(一两半。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参,加桂枝一两半,温覆得微汗,愈;若咳嗽者,去参,加五味子一两五分)大枣(六枚,若胁下痞硬,去枣,加牡蛎二两或一两)半夏(一两,汤泡。

  若胸烦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用四分之一)柴胡(四两,去芦)甘草(一两半)

  上每服七八钱,生姜四片,枣三枚,水一钟,煎服。

  升麻汤治伤寒中风,头痛,憎寒壮热,肢体疼痛,发热恶寒,鼻中干不得卧。兼治寒暄不时,人多疾疫,乍寒脱着,及暴热之顷,忽然变寒,身体疼痛,头重如石。

  升麻甘草芍药葛根(各等分)

  上每服七八钱,煎如常法。若老人,去芍药,加柴胡、茯苓、人参各一钱。

  五积散治阴经伤冷,脾胃不和,感冒寒邪。

  茯苓(四两)肉桂人参川芎(各二两)浓朴半夏芍药当归麻黄干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枳壳(五两,炒)桔梗(十二两)陈皮(八两)苍术(二十四两)白芷(四两)

  上十六味,除枳壳、肉桂、陈皮外,其余并一处,生捣为粗末,用酒拌匀,晒干,分作六分,大锅属性武火炒,令黄色,不得焦,摊冷,入枳壳、肉桂、陈皮一处和匀,每服五钱,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服。

  三黄石膏汤有伤寒发热,脉大,如滑数,表里皆实,阳盛怫郁。医者不达,已发其汗,病势不退,又复下之,大便遂频,小便不利,五心烦热,两目如火,鼻干面赤,舌燥齿黄,大渴,过经已成坏证。亦有错治诸温而成此证者。又八九日,已经汗下,脉洪数,身体壮热,拘急沉重,欲治其内,由表未解;欲发其表,则里证又急,趑趄不能措手,待毙而已。殊不知热在三焦,闭涩经络,津液枯涸,荣卫不通,遂成此证耳。

  石膏(两半)黄芩黄连黄柏(各七钱)豉(二合)麻黄(五分)栀子(三十个)

  上每服一两,水二钟,煎服。未中病再服,其效如神。伤寒已经汗、吐、下误治后三焦生热,脉复洪数,谵语不休,昼夜喘息,鼻加衄血,病势不解,身目俱黄,狂叫欲走,三黄石膏汤主之。

  阳毒伤寒,皮肤斑烂,身如凝血,两目如火,十指皮俱脱,烦渴,躁急不宁,庸医不识,莫能措手,命在须臾,三黄石膏汤主之。

  妇人血风证,因崩漏大脱血,或前后去血,因而涸燥,其热未除,循衣摸床,撮空闭目,不省人事,扬手掷足,摇动不宁,错语失神,脉弦浮而虚,内有燥热之极,气粗鼻干而不润,上下运燥,此为难治。宜服:生地黄黄连汤治男子去血多者有此证,其妙不可胜言也。

  川芎生地黄川归(各七钱)赤芍药栀子黄芩黄连(各三钱)防风(一两)

  上每服五钱,水煎,清饮,徐徐呷之。脉实,可再加大黄下之。大承气汤,气药也,自外而之内者用之。生地黄黄连汤,血药也,自内而之外者用之。气血合病,循衣摸空,治同。自气而之血,血而复之气者,大承气汤下之。自血而之气,气而复之血者,生地黄黄连汤主之。二者俱不大便。

  此是承气汤对子,又与三黄石膏汤相表里,是皆三焦胞络虚火之用也。病既危急,只得以此汤降血中之火耳。不但妇人用之,男子去血过多而有此证者,皆宜服之,无不效。予故表而出之。

  伤寒脉浮,当汗,麻黄汤。若脉在筋骨之间,半表半里,当和解,小柴胡汤;在筋骨之间,当下,承气汤。若又在筋骨之下,谓之阴证矣,其法理中,当用附子之类。

  伤寒头略痛,发热,耳聋胁痛,或往来寒热如疟,此方治之,名:和解散柴胡(二钱)黄芩(一钱)人参(一钱)半夏(一钱)甘草(一钱)

  上水二钟,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煎八分,不拘时服。如呕逆,加姜九片,陈皮一钱。如头痛恶寒,加羌活、防风各一钱。寒热间作,加桂枝等药各一钱。夏月中暑,发热头痛,加黄连一钱。春天温病时行,加生地黄、川升麻一钱。疟疾,或先寒后热,先热后寒,加川常山、尖槟榔半钱,各要未发时煎服。伤寒,恶寒,头项强,发热,前方冲和汤内去细辛、苍术,加白术二钱。

  伤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伤寒总论

  治伤寒业擅专门,诚为重寄。论死生易如反掌,利莫苟图。杂证缓可取方,伤寒专在活法。原伤寒有《活人书》、《明理论》、《指掌图》、《伤寒论》。其中有论缺方者,有方失论者,有脉无证者,有证无法者,非仲景之全书。缘其历年已久,遗失颇多。王叔和以断简残篇而补方造论,成无己顺文注释而集成全书,所以遗祸至今而未已也。较今庸俗治伤寒一二日,不问属虚属实,而便用麻黄、桂枝之类汗之;三四日,不问在经在腑,而便用柴胡之类和之;五六日,不问在表在里,而便用承气之类下之,以致内外俱虚,变证蜂起。大抵病患表里虚实不同,邪之传变有异,岂可以日数为准。盖风寒国中人无常,或入于阴,或入于阳,事无定体,非但始太阳终厥阴论也。或有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邪气衰不传而愈者,或有不罢再传者,或有即传者,或有间经而传者,或有传至二三经而止者,或有始终只在一经者,或有越经而传者,或有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真阴证者,或有直中阴经而成寒证者,或有证变者,或有脉变者,或有取证不取脉者,或有取脉不取证者,缘经无明文,后人有妄治之失。况前人立法之差,使后人蒙害者多矣。夫麻黄、桂枝二汤,仲景立治冬时正伤寒之方,今人通治非时暴寒温暑之误。

  又将传经阴证与直中阴经之阴证混同立论,岂为善乎。暴寒温暑必有别方,直中传阴必有活法,今皆忘失而无征也。古人之书,引领后进,书不尽意,意不尽言,说其大概,虽博古而通今,皆在得其传受,须活泼泼地。且活法者,如珠走盘,但见太阳证者,宜直攻太阳,但见少阴,直攻少阴,此活法也。仲景又云:日数虽多,但有表证而脉浮者,尤宜汗之。日数虽少,但有里证而脉沉者,尤宜下之。此先贤之确论也。切不可执定一二日发表,三四日和解,五六日方下。此庸医执死法也。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