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悟到此治立痊症虽可治,而任之不专,亦无如之何矣。
卷之二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第十八
五淋病皆热结淋者,小便痛涩淋沥,欲去不去,欲止不止是也,皆热气结于膀胱。
膏石劳气与血石淋下如沙石,膏淋下如膏脂,劳淋从劳力而得,气淋气滞不通、脐下闷痛,血淋瘀血停蓄、茎中割痛。
五淋汤是秘诀石淋以此汤煎送发灰、滑石、石首鱼头内石研末。膏淋合萆分)
清饮。气淋加荆芥、香附、生麦芽;不愈,再加升麻或用吐法。劳淋合补中益气汤。血淋加牛膝、郁金、桃仁,入麝香少许温服。
败精淋加味啜过服金石药,与老人阳已痿,思色以降其精,以致内败而为淋,宜前汤加萆、石菖蒲、菟丝子以导之。
外冷淋肾气咽五淋之外,又有冷淋。其症外候恶冷,喜饮热汤,宜加味肾气丸以盐汤咽下。
点滴无名癃闭小便点滴不通,与五淋之短缩不同。
气道调江河决前汤加化气之药,或吞滋肾丸多效。《孟子》云: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引来喻小便之多也。
上窍通下窍泄如滴水之器,闭其上而倒悬之,点滴不能下也。去其上闭,而水自通。宜服补中益气汤,再服以手探吐。
外窍开水源凿又法:启其外窍,即以开其内窍。麻黄力猛,能通阳气于至阴之地下;肺气主皮毛,配杏仁以降气下达州都,导水必自高原之义也,以前饮加此二味甚效。夏月不敢用麻黄,以苏叶、防风,杏仁等分水煎服,温覆微汗,水即利矣。虚人以人参、麻黄各一两水煎服,神效。
分利多医便错愈利愈闭矣。
浊又殊窍道别淋出溺窍,浊出精窍。
前饮投精愈涸水愈利而肾愈虚矣。
肾套谈理脾恪治浊只用肾家套药,不效。盖以脾主土,土病湿热下注,则小水混浊。湿胜于热则为白浊,热胜于湿则为赤浊,湿热去则浊者清矣。
厘清饮佐黄柏萆厘清饮加苍术、白术,再加黄柏苦以燥湿,寒以除热。
心肾方随补缀六八味汤丸加龙、牡,肾药也。四君子汤加远志,心药也。心肾之药与前饮间服。
若遗精另有设与浊病又殊。
有梦遗龙胆折有梦而遗,相火旺也。余每以龙胆泻肝汤送下五倍子丸二钱,多效。
张石顽云:肝热则火淫于内,魂不内守,故多淫梦失精。又云:多是阴虚阳扰,其作必在黎明阳气发动之时,可以悟矣。妙香散甚佳。
无梦遗十全设无梦而遗,是气虚不能摄精,宜十全大补汤,加龙骨、牡蛎、莲须、五味子、黄柏,为丸常服。
坎离交亦不切时医遇此症,便云心肾不交,用茯神、远志、莲子、枣仁之类,未中病情,皆不切之套方也。
卷之二
疝气第十九
疝任病归厥阴经云:任脉为病,外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丹溪专治厥阴者,以肝主筋,又主痛也。
寒筋水气血寻寒疝、水疝、筋疝、气疝、血疝。
狐出入顽麻狐疝:卧则入腹,立则出腹。疝:大如升斗,顽麻不痛。
治气景岳箴景岳云:疝而曰气者,病在气也。寒有寒气,热有热气,湿有湿气,逆有逆气,俱当兼用气药也。
五苓散加减斟《别录》以此方加川楝子、木通、橘核、木香,通治诸疝。
茴香料着医林三层茴香丸治久疝,虽三十年之久,大如栲栳,皆可消散。
痛不已须洗淋阴肿核中痛,《千金翼》用雄黄一两、矾石二两、甘草一尺,水一斗,煮二升洗之,如神。
卷之二
痰饮第二十
痰饮源水气作水气上逆,得阳煎熬则稠而成痰,得阴凝聚则稀而成饮。然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治者必以脾肾为主。
燥湿分治痰略方书支离不可听。只以燥湿为辨,燥痰宜润肺,湿痰宜温脾,握要之法也。宜参之虚痨、咳嗽等篇。或老痰宜王节斋化痰丸,实痰怪症,宜滚痰丸之类。
四饮名宜斟酌《金匮》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注:即今之久咳痰喘是也。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注:即今之停饮胁痛症也。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注:即今之风水、水肿症也。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注:今之停饮喘满不得卧症也。又支饮,偏而不中正也。
参五脏细量度四饮犹未尽饮邪之为病也,凡五脏有偏虚之处,而饮留之。言脏不及腑者,腑属阳,在腑则行矣。《金匮》曰: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
补和攻视强弱宜补、宜攻、宜和,视乎病情,亦视乎人之本体强弱而施治也。
十六方各凿凿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甘遂半夏汤、十枣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泽泻汤、浓朴大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小半夏汤、己椒葶苈丸、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外台》茯苓饮。
温药和博返约《金匮》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忽揭出温药和之四字,即金针之度也。盖痰饮,水病也,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欲水由地中行而归其壑者,非用温药以化气不可也;欲水不泛溢而筑以堤防者,非用温药以补脾不可也。如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小半夏汤、五苓散之类,皆温药也。即如十枣汤之十枚大枣,甘遂半夏汤之半升白蜜,木防己汤之参、桂,葶苈汤之大枣,亦寓温和之意。至于攻下之法,不过一时之权宜,而始终不可离温药之旨也。
阴霾除阳光灼饮为阴邪,必使离照当空,而群阴方能退散。余每用参苓术附加生姜汁之类取效。
滋润流时医错方中若杂以地黄、麦冬、五味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矣,即肾气丸亦宜慎用。
真武汤水归壑方中以茯苓之淡以导之,白术之燥以制之,生姜之辛以行之,白芍之苦以泄之,得附子本经之药,领之以归其壑。
白散方窥秘钥《三因》白散之妙,喻嘉言解之甚详。见于《医门法律·中风门》
卷之二
消渴第二十一
消渴症津液干口渴不止为上消,治以人参白虎汤。食入即饥为中消,治以调胃承气汤。饮一溲一小便如膏为下消,治以肾气丸。其实皆津液干之病也,赵养葵变其法。
七味饮一服安赵养葵云:治消症无分上、中、下,但见大渴、大燥,须六味丸料一斤、肉桂一两、五味子一两,水煎六七碗,恣意冷冻饮料之,睡熟而渴如失矣。白虎、承气汤皆非所治也。
金匮法别三般能食而渴者,重在二阳论治。以手太阳主津液,足太阳主血也。饮一溲一者,重在少阴论治。以肾气虚不能收摄,则水直下趋,肾气虚不能蒸动,则水不能上济也。不能食而气冲者,重在厥阴论治。以一身中唯肝火最横,燔灼无忌,耗伤津液,而为消渴也。《金匮》论消渴,开口即揭此旨,以补《内经》之未及,不必疑其错简也。
二阳病治多端劳伤荣卫,渐郁而为热者,炙甘草汤可用,喻嘉言清燥汤即此汤变甘温为甘寒之用也。热气蒸胸者,人参白虎汤可用,《金匮》麦门冬汤即此汤变甘寒而为甘平之用也。消谷大坚者,麻仁丸加甘草、人参、当归可用,妙在滋液之中攻其坚也。盖坚则不能消水,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消症属火,内郁之火本足以消水,所饮之水本足以济渴。只缘胃中坚燥,全不受水之浸润,转从火热之势,急走膀胱,故小便愈数而愈坚,愈坚而愈消矣。此论本喻嘉言,最精。
少阴病肾气寒饮水多小便少名上消,食谷多而大便坚名食消、亦名中消,上中二消属热。唯下消症饮一溲一,中无火化,可知肾气之寒也,故用肾气丸。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