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经大成-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防风大黄薄荷芍药当归甘草白术滑石石膏栀仁桔梗连翘芎荆芥麻黄芒硝黄芩病症之最急者,莫如风火。风火交战,理宜表里两解。是方防风、麻黄,疏表药也,风热在皮肤者,得之出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在巅顶者,得之由涕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在肠胃者,得之由秽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以清之。
风游于络,伏火随起,赤芍、黄芩、连翘以降之。苦寒恐亡阴,芎、当归和肝血以养之。辛散恐亡阳,甘草、白术调胃气以保之。一切暴风客热,服此效。外加菊花、连、羌活、蒺藜,名菊花通圣散,治同。人弱大便不结者,去硝、黄。天燥热多汗,麻黄亦不宜用。
诗曰:双解麻黄更大黄,栀荷术芍草芎防,石膏硝滑浑无事,荆桔翘芩用正当。
卷之三 寒阵
黄连解毒汤十四
黄连黄芩山栀黄柏或加制大黄,蜜丸。
毒者,火邪亢极之谓。如上下积热,头目痛肿,口燥舌烂,二便秘结,发斑错语,及恶疮,消渴、疳蚀等症者是。脉来大数,按而击指,非大苦大寒专精解毒,不足抑其悍烈。是方也,黄芩苦而枯,枯则轻浮,能泻火于上。黄连苦而燥,燥则疏决,能泻火于中。黄柏、山栀苦而利,利则就湿,能泻火于下。再加大黄,蜜丸,上下通治,救阴之策备矣。虽然,药寒到此可谓绝境,倘诊视不的,切勿轻投。古人以芩、连、柏为丸,曰三补丸。
黄柏一味,曰大补丸。名已不正,注方者添出许多蛇足,则言不顺矣。乃耳食之徒,认作补虚之补而司医事,吾知病患,无所措其手足。
诗曰:芩连栀柏黄,五味一般强,方虽名解毒,中病再休尝。
卷之三 寒阵
龙胆泻肝汤十五
草龙胆黄连人参麦冬五味柴胡黄芩栀仁知母天冬甘草过虑不决,睛痛水绿,此方主之。
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过虑则火起于肝,故睛痛;不决则火起于胆,故膏绿。治胆火宜直折,故用芩、连、柴胡、山栀、胆草;治肝火宜克制,故用天、麦门冬、参、草、五味、知母。
诗曰:连胆由来苦,栀芩胡得甘,妙加生脉散,知母耐天炎
卷之三 寒阵
左金丸十六
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酒浸,同连炒)加木香五钱治积滞热痢。
左目病,左胁作痛,此方主之。
左者何?肝位也。左金者何?谓金令直乘其位也。金何以得令?盖黄连泻去心火,肺不受困,则清肃之威左行,而肝有所制耳。何用吴茱萸?以渠味辛气臊,臊则入肝,辛则疏利,是为反佐。加木香治痢何义?取其香温,合前药能开发郁结,使气液宣通。经曰:佐以所利,和以所宜,无病不克。
诗曰:左金黄连吴茱萸,益元滑石粉甘草,补血黄秦当归,一般六一铢两巧。
卷之三 寒阵
凉膈散十七
(竹叶煎汤合生石蜜调服)
连翘(四两)大黄芒硝生甘草(各二两)栀仁黄芩薄荷(各一两)
大热目赤肿,此方主之。
大热,脏腑实火。目赤肿,本科险症。须以连翘、竹叶、荷叶之轻芬,升散于上,大黄、芒硝之猛烈,推荡于中。黄芩、栀仁上清下行。生草、生蜜和中泥膈,症不变矣。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此方之谓与。
诗曰:甘草大黄苏薄翘,条芩栀子化风硝,七般为散名凉膈,竹叶汤搀石蜜调。
卷之三 寒阵
泻青丸十八
龙胆草当归防风羌活山栀仁芎大黄(各等分)
青者,东方木神,于人为肝。泻青者,盖木忌蔽密,必伐去枝叶,始通风而不生虫。肝属木,忌血旺与气郁。
血旺则善怒,气郁则筋脉不舒。风火相循而起,发为头痛,目赤肿,翳障,热泪,坐卧不宁,本经谓之木火自焚。
不图急治,安望其条达。故用大黄、草龙胆、山栀仁苦寒下行,直入厥阴而折之。羌活、防风、芎,气雄能走,从其性而升之。用当归者,以辛温润其燥,就以辛温补其血,是亦泻青之一法也。虽然青乃春阳发荣之色,化物之源也。世医皆执东方常实,有泻无补,目病属肝,肝常有余,肝无补法诸说,起手便是平肝。不知五行之中,惟木怀仁向荣,非如前症,而用前药,譬以板斧伐条,标虽速去,本则随枯,来春杳无所生矣。春无所生,则夏长、秋收、冬藏者何物乎?故余每救败症,从养阴益阳者居多。否则议和议泻,然终以益补收效。此何以故?盖病多假实真虚,而药只有泻无补,饥肠寒骨,强自支持,因衣以绨袍,食以豆粥,犹久旱得雨,严寒出日,有不解其郁闷者乎。必曰肝无补法,此门外汉子。凭卿用卿法,我自用我法也。
诗曰:泻青莫漫防龙胆,羌活大黄当检点,至乃芎栀子仁,症非如上任煎啖。
卷之三 寒阵
泻黄散十九
防风(四两)甘草(二两)藿香栀仁(各一两)石膏(五钱)
黄乃脾之正色。脾之华在睑,脾之窍在唇口。故凡两睑及口中、外有病者,知脾火也。苦能泻火,寒能胜火,故用栀仁、石膏。香能醒脾,甘能缓脾,故用藿香、甘草。乃防风取其升浮,既能发脾中伏火,又可于土中泻其金气,使不受母邪为祸。盖一药两用之法,以故倍之。
诗曰:泻黄散重用防风,草藿栀膏减半充,蜜酒调咽清胃热,下胞痒烂有殊功。
卷之三 寒阵
导赤散二十
生地黄木通淡竹叶甘草赤者,火也。导赤者,导其丙丁之火由溺而泄也。然五脏各有火,何以知为丙丁?盖目赤心烦,小水黄赤耳。
故用生地凉心血,竹叶清心气,草稍退心热,佐以木通,则直入小肠膀胱而泻心表。若他邪相传,须导赤各半汤为当。
卷之三 寒阵
导赤各半汤二十一
黄连黄芩知母栀仁犀角滑石麦冬甘草梢人参茯神灯心红枣热邪传入心经,凉以黄连、犀角、栀子。心热上逼于肺,清以黄芩、知母、麦冬。下移于小肠,泄以滑石、草稍、灯薪。然心分本虚,邪乃能越经而传。故又以人参、茯神、红枣以补之。
诗曰:导赤药四味,竹草通生地,本方黄连芩,犀角滑石参,麦草暨栀子,灯薪枣知母,一样下膀胱,爰名各半汤。
各半义未详,诸书亦未有发明者。
卷之三 寒阵
泻白散二十二
桑皮全地(各一两)甘草(五钱)糯米(一勺)或加芩、连各三钱。
肺金正色曰白。肺虚火燥,目红不退,贼邪犯矣。桑白皮、地骨皮,质轻性微寒,轻可上达华盖,寒则直逼气海。甘草、糯米,味甘性纯浓,甘可补土生金,纯浓则化邪匡正。李时珍曰:此泻肺诸方之准绳。愚谓气分虚热,得此散一清,自可见效。若血分实火,必加芩连或下方乃的。
卷之三 寒阵
治金煎二十三
元参桑皮枳壳黄连杏仁旋复花防风黄芩白菊葶苈子白睛肿胀,日夜疼痛,此方主之。
白睛肿胀,肺气中塞也。日夜疼痛,肺火上攻也。中寒者,须散而决,故用枳壳、杏仁、旋复花、防风、白菊。上攻者,当寒而下,故用桑皮、黄连、元参、黄芩、葶苈。
诗曰:泻白桑白地骨皮,甘草粳米药须知,参连芩麦及知母,睛红喘咳可加之;有用元桑杏仁枳,旋复防风葶苈子,黄连黄芩白菊花,别名治金还详记。
卷之三 寒阵
竹叶石膏汤二十四
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伤寒瘥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目病骤作,此方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