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蒙筌-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苦涩,翠扁者采收。务向月令建方,(春采东,夏采南,秋冬仿此。)才得节候生气。即止吐衄崩痢,重生发鬓须眉。为燥湿仙丹,系补阴要药。若合黄连煎服,小儿虫痢立痊。

  白皮

  烧灰,敷火灼烂疮,长毛发亦验;

  枝节

  酿酒,主历节风痹,疗疥尤灵。(凡患疥疮癞疮及牛马畜产有疥。并烧敷二三次,无不愈。)

  卷之四 木部

  黄皮

  黄商州黄味苦、微辛,气寒。阴中之阳,降也。无毒。树尚蜀产,皮宜夏收。择内黄紧浓为忧,去外褐粗糙才制。先渍蜜水,日际曝干。次涂蜜糖,火边炙燥。恶干漆,治三焦。二制则治上焦,单制则治中焦,不制则治下焦也。乃足少阴本药,又足太阳引经。加黄耆汤中,使足膝气力涌出,痿蹙即差;和苍术散内,(即二妙散。)俾下焦湿热散行,肿胀易退。佐泽泻利小便赤涩,配细辛擦舌颊红疮。(一方同青黛研细,入冰片少许,擦之亦效。)安虚哕蛔虫,泻隐伏龙火。解消渴,除骨蒸。补肾强阴,洗肝明目。肠风连下血者立效,热痢先见膀胱中结热。女人带漏,亦可治之。

  根

  名

  檀桓,如苓结块。疗心腹百病,主长生神仙。不渴不饥,安魂定魄。

  (谟)按:《内经》云:肾苦燥,故肾停湿也。活人解毒汤,用黄、黄连、黄芩、栀子,盖栀子、黄芩入肺,黄连入心,黄入肾,燥湿所归,各随其类而然也。上下内外,并可治之。积热门中,诚为要药。至今医家,气虚用四君子,血虚用四物,有痰用二陈,有热用解毒,故常宗述而不易焉。

  卷之四 木部

  楮实

  楮实味甘,气寒。无毒。近道虽有,荥阳(属河南)独多。每产废田,又名谷实。叶类葡萄作瓣,实如弹子结蓬。初生绿青,渐熟红赤。待深秋采摘,侵水以去皮瓤;取中子曝干,投酒再浸昼夜。务蒸从巳至亥,任用煎尝为丸。阴痿能强,水肿可退。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悦颜色轻身,壮筋骨明目。

  叶

  主小儿身热,食下即使生肌。

  皮

  煎逐水利便,浸纸烧存性调酒,亦止血晕血崩。剪有印纸烧吞,(衙门中有印信之纸。)断妇人产如神效。

  (谟)按:楮有二种,名亦不同。叶有瓣曰楮,叶无瓣曰构。音彀。一说皮斑者楮,皮白者构。多生久废谷田,结实味甘,又因名曰谷实也。诗云:爰有树檀,其下维谷是尔。即今幽州,犹云谷桑。荆杨交广,咸谓之构。每逢秋月,剥取其皮。或织为履穿,或捣作纸卖。色甚光泽,媒利无涯。所入医方,惟贵其实。赤者频服,不老不饥,筋力倍增,行及奔马。并载经注,决无欺人。奈何滋补药中,用之稀少。惜哉!惜哉!

  卷之四 木部

  淡竹叶

  淡竹叶味甘、淡,气平、寒。阴中微阳。无毒。竹类颇多,难指何是。惟尝笋味,淡者为然。竹、雷竹、水竹,味淡兼甜,治病第一。竹、竹,味皆纯淡,采用亦宜;苦竹、紫竹,苦辣而膻,不堪入药。东坡苏公云:淡竹者对苦竹为文,除苦竹之外,皆淡竹也。迹此观之,足可征矣。逐上气咳逆,喘促,退虚热烦躁不眠。专凉心经,尤却风痉。(一种草类如铁线,茎似嫩稷,叶长尺余,亦名淡竹叶,俗多采,利小水,治喉痹等证并神效。)

  根

  止消渴神明,轻身益气。

  皮茹

  削去青色,惟取向里黄皮。主胃热呃逆殊功,疗噎膈哎哕神效。

  败船茹

  原亦竹皮刮下,大用程漏处极多。取干煮之,亦止诸血。烧取

  竹沥,与荆沥同。横锯截尺余,直劈作数块。两砖架起,紧火中烘。沥从两头流出,少加姜汁调服。(每沥一杯,加生姜自然汁二匙。)却阴虚发热,理中风噤牙。小儿天吊惊痫,入口便定;妇人胎产闷晕,下咽即苏。《衍义》云:胎前不损子,产后不得虚。止惊悸,却痰涎。

  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有此可驱。但世俗反以大寒,置疑不用。殊不知系火出,又佐姜汁,有何寒乎?

  竹肉

  状如肉脔,每生苦竹枝上。鸡蛋般大,生啖毒多。戟人喉颡来红,且令爪甲变黑。须灰汁煮炼三度,然后依常菜食之。杀三虫,破老血。别有功效,人未尽知。

  竹蓐

  惟盛夏间,状类鹿角色白。系慈竹逢雨滋润,每滴汁着地发生。同赤白治验。节内黄粉,即

  天竺黄

  。(俗云天竺国生,非也。)旋飞尘沙结成,老竹间或可得。形类黄土,一名竹膏。

  治小儿急慢惊抽,疗肥人卒暴风中。镇心明目,解热驱邪。

  竹笋

  发气托痘疮,更止消渴利小水。

  桃竹笋

  苦有毒,(赖笋不成竹者,俗谓顽笋是也。)用捣成膏;六畜皮肉生蛆,纳入尽出。灰汁煮才可食,不尔亦戟人喉。更有

  仙人杖

  味咸,是笋成竹时立死。色黑如漆,收宜夏初。惟苦竹多生,专生哕气呕逆。大人翻胃反食,以虱入腹为病。状如症瘕,煮服即除。

  卷之四 木部

  松脂

  松脂味苦、甘,气温。无毒。普天下植养,州土不拘。大木中流来,沥清(松脂别名)便是。采取媒利,凿多窍可遂贪心;炼饵延年,待自流易奏捷效。择通明成颗,分向背阴阳。向南日月照者为

  阳脂,向北日月背者为

  阴脂

  。阳脂补阳,阴脂补阴。《仙经》亦云:不见日月人多阴虚,欲其专补阴尔。制炼有方,依式勿错。水盛釜内,甑安水傍。白茅藉甑底两层,黄沙盖茅上寸许。松脂任布,桑柴紧炊。汤减少旋添,脂流尽方出。新笊篱掠投冷水,(沉釜底者勿用。)候凝结复炊如前。

  周毕三回,色白如玉。研和群药,(加白茯苓、柏子仁、甘菊花共剂,亦可单服。)为丸酒吞。逐诸风,安五脏。除伏热胃脘,解消渴咽喉。轻身通神,延年耐老。熬膏贴疮毒长肉,作散治齿痛杀虫。

  实

  主少气虚羸,兼驱风痹;

  花

  虽轻身益气,发热上焦。

  菩(花底菩)收晒干,研末罗细。鸡清(鸡蛋清)丸成豆粒,暑痢止涩如神。

  根白皮

  主辟谷不饥,补虚损劳乏;

  节

  性温燥血中之湿,却脚痹软疼。

  叶

  辟瘟疫气灵。历节诸风,渍酒可服。松萝(一名女萝《诗》云:茑与女萝施于松上。陶云:茑是寄生,当用桑上者,女萝当用松上者。)苦煎浓可作吐汤。涌客痰,截温疟,利水道,驱头风。扫顶上疮痍,去项间瘤瘿。虚汗堪止,嗔怒能消。

  卷之四 木部

  茯苓

  茯苓味甘、淡,气平。属金。降也,阳中阴也。无毒。近道俱有,云贵(云南、贵州)独佳。产深山谷中,在枯松根底。由木被斧斤砍伐,或老遭风雹折摧。枝叶不复上升,津气旋向下泄。凝结成块,乃名茯苓。因其本体相离,故取附之之义。小如鹅卵,大若匏瓜。犹类龟鳖人形,并尚沉重结实。(四五斤一块者愈佳。)久藏留自无朽蛀,初收采须仗阴干。咀片水煎,黑皮净削。研末丸服,赤筋尽淘。(茯苓中有赤筋,最损目,为丸散久服者,研细末,入细布袋中,以冷水揉摆,如作葛粉状,澄取粉,而筋滓在袋中者,弃去不用,若煎汤则不须尔。)方益心脾,不损眼目。忌酸物,恶白蔹,仍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种赤白主治略异,经上下行走自殊。

  赤茯苓

  入心脾小肠,属己丙丁,泻利专主;

  白茯苓

  入膀胱并车前;利血仅在腰脐,效同白术。为除湿行水圣药,乃养神益智仙丹。生津液缓脾,驱痰火益肺。和魂炼魄,开胃浓肠。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