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医醇剩义-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牛膝(一两)秦艽(一两)川芎(一两)防己(一两)茯苓(一两)
官桂(一两)独活(一两)丹参(一两)麦冬(一两)五加皮(四两)
石斛(一两)杜仲(一两)附子(五钱)干姜(五钱)苡仁(一两)
地骨皮(五钱)火麻仁(一两)好酒一斗,浸三五日,每服半杯。
卷四
胀
经曰: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一则曰厥气,再则曰寒气,可知各种胀症,皆由浊阴上乾清道所致。卫气遇寒则滞,营血遇寒则凝,营卫不调,不能捍卫,阴邪乃得乘虚而入,何脏虚即入何脏,何腑虚即入何腑,真气与邪气相搏,而五脏六腑遂各有胀病矣。兹将见症及治法,详列于后。
经曰: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本纯阳,寒邪来犯,阴阳相战,故烦满短气而卧不安也。治之之法,但须发其神明,摧荡邪气,使浮云不能蔽日,自然离照当空,太阳之火不烦补助也。离照汤主之。
离照汤
(自制)
琥珀(一钱)丹参(三钱)朱砂(五分)茯神(三钱)柏子仁(二钱)沉香(五分)广皮(一钱)青皮(一钱)郁金(二钱)灯芯(三尺)姜皮(五分)
本方仍用心痹通阳抑阴煎之辰砂、琥珀、茯神、丹参、沉香,而去当归、白术、远志、益智、故纸、红枣,加柏子仁、灯芯、郁金、青陈皮,姜亦用皮。以痹偏于血,而胀偏于气,故减去归、术等六味,而加郁金、青陈皮等助沉香以行气也。祖怡注。
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肺为主气之脏,居于至高,寒气逆上,肺气壅塞,清肃之令不能下行,故虚满而喘咳。当温肺降气,以解寒邪,温肺桂枝汤主之。
温肺桂枝汤
(自制)
桂枝(五分)当归(二钱)茯苓(二钱)沉香(五分)苏子(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半夏(一钱二分)栝蒌实(四钱)桑皮(二钱)姜汁(二小匙冲服)
本方以姜汁、桂枝为主药,所以用当归、茯苓者,助姜、桂也。消胀仍以沉香为大将,橘、半、栝蒌、苏子、桑皮,皆肺胃气分药,所以助沉香也。祖怡注。
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肝为将军之官,气血皆盛。但木喜条达,寒气上逆,则两气相积,而肝木怒张。
胁下乃肝之本位,痛引小腹,则壅极而决矣。当疏肝化浊;青阳汤主之。
青阳汤
(自制)
青皮(一钱五分醋炒)柴胡(一钱醋炒)蒺藜(四钱)乌药(一钱)炮姜(五分)
广皮(一钱)延胡(一钱酒炒)木香(五分)郁金(二钱)花椒子(二十四粒打碎)
本方所用青皮、柴胡、蒺藜、乌药、延胡、郁金、广皮、木香,无非疏肝解郁、利气活血之品,俱是肝家不祧要药。然而重点则在独取乌梅安胃丸之椒、姜,盖温通之性强,而前八味皆大得其力矣。祖怡注。
脾胀者,善哕,四肢烦,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脾为湿土而主四肢,寒气乘之,则土德衰而真阳不运,故善哕而肢体疲重,夜卧不安也。当扶土渗湿,兼解寒邪,姜术二仁汤主之。
姜术二仁汤
(自制)
炮姜(五分)白术(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一钱)当归(二钱)
苡仁(八钱炒)砂仁(一钱)浓朴(一钱)木香(五分)广皮(一钱)生熟谷芽(各四钱煎汤代水)
本方以姜术二仁命名,扶中阳即所以去伏寒。半夏、茯苓、浓朴、广皮、砂仁、木香、生熟谷芽,所以健脾胃而助消化者至矣。一派纯阳药中,加一味当归补血活血,不完全放弃血分,是制方之正法。本方与脾痹方姜、术、苓、归、夏、朴、砂七味相同,而不用桑皮、苏子、杏仁。祖怡注。
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肾本属水,寒气乘之,水寒则成冰,气益坚凝,坎中之真阳不能外达,故腹满引背,时形困苦。腰髀痛则下元虚寒,营血不能流灌也。当温肾祛寒,温泉汤主之。
温泉汤
(自制)
当归(二钱)附子(八分)小茴香(一钱)破故纸(一钱五分核桃肉拌炒)乌药(一钱)
杜仲(三钱)牛膝(二钱)木香(五分)广皮(一钱)青皮(一钱)姜(三片)
本方与肾痹用附、归、茴、故、木香、牛膝、姜七味相同,而去茸、脊、菟、智、独活、枣,加杜仲、核桃、乌药、青陈皮,因彼系虚多,此则寒重。两方皆温通温补,而用药不同,大有分寸,其为重视肾阳,尤觉显而易见,以丹田元阳,乃人类生命之本也。祖怡注。
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胃为水谷之腑,职司出纳。阴寒之气上逆,水谷不能营运,故腹满而胃痛。水谷之气腐于胃中,故鼻闻焦臭,而妨食便难也。当平胃祛寒温中平胃散主之。
温中平胃散
(自制)
炮姜(五分)砂仁(一钱)木香(五钱)谷芽(三钱炒)神曲(三钱炒)
广皮(一钱)茅术(一钱)浓朴(一钱)枳壳(一钱)青皮(一钱)陈香橼皮(八分)
本方以平胃散去甘草加炮姜、香、砂,而以神曲、枳壳、谷芽助消化,青皮、香橼和肝胃。平胃散所以燥脾湿,此方所以温胃寒,胃寒乃胃病中最习见之一种。祖怡注。
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大肠为传道之官,居小肠之下,司变化而出糟粕。
寒气上逆,变化失度,故肠鸣腹痛而有水声。重感于寒,故完谷不化也。当温通肠胃,上下兼顾,未可徒治大肠也。顾母理脏汤主之。
顾母理脏汤
(自制)
枳壳(一钱五分麸炒)青皮(一钱五分)浓朴(一钱)干姜(五分)谷芽(二钱炒)当归(二钱)茯苓(二钱)白术(一钱)木香(五分)白蔻(六分)
橘饼(三钱切片)
本方乃上条温中平胃散加减,以干姜易炮姜,以白术易茅术,加当归、茯苓等,所以顾母也。
枳、朴、蔻、香辈,所以温通肠胃也。谷芽、橘饼皆扶胃药,所以佐姜、术、归、苓也。理脏必须顾母者,胃是来源,大肠乃出路也。祖怡注。
小肠胀者,小腹胀,引腰而痛。小肠为受盛之官,居胃之下,受盛水谷而厘清浊,水液渗于前,糟粕归于后。寒气上逆,则化物不出,故小腹胀、引腰而痛也。当分理水谷,俾二便通行,则胀满自解。通幽化浊汤主之。
通幽化浊汤
(自制)
枳壳(一钱五分)青皮(一钱五分)木通(一钱五分酒炒)车前(二钱)赤苓(二钱)蒌仁(三钱)浓朴(一钱)木香(五分)乌药(一钱)谷芽(三钱炒)
姜(三大片)
本方与脾痹加味木通汤相同者,仅有木通(减其量而加酒炒)、赤苓车前三味,而另用枳、朴、青皮、乌药、蒌仁、木香,以通幽门;重用生姜,佐以谷芽,以顾脾胃。因小肠上承胃而下走膀胱、大肠,所以分水谷而行糟粕。其本身薄而且细,曲折最多,上不如胃之浓,下不如大肠之宽,是消化系之关隘,其为病比胃、大肠为独多,故以通二便为急务也。祖怡注。
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膀胱主藏津液,气化则出。盖水气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津液之藏,皆由气化渗入,然后能出。寒气上逆,则水气窒塞不通,故少腹满而小便癃也。当理气行水,俾寒水得真阳而通利,既济汤主之。
既济汤
(自制)
当归(二钱)肉桂(五分)沉香(五分)广皮(一钱)泽泻(一钱五分)
牛膝(二钱)瞿麦(二钱)车前(二钱)苡仁(四钱)葵花子(四钱炒研同煎)
#中医古籍 #中医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