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答。如彼中品人。此则是中而非道。如彼三乘人道。此即是道而非中。如彼菩萨道。此即亦中亦是道。如彼外道道。此即非中又非道。今言中道者。即菩萨道。离中无别道。离道无别中。即以道为中。即以中为道。此之中义。即是一心。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以真心遍一切处故。所以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前辩所见不同。故论得失。若入宗镜。则泯同平等。三乘五性。若内若外。无非一心中道矣。又中道者。以一真心不住有无一边。故称中道。若言其有。相不可寻。若言其无。性不可易。所以菩萨以行契理。观一切法。双遮双照。双亡双流。台教明双亡正入。常冥中道。无心亡照。任运寂知。双亡即亡空亡假。故名为寂。正入只是入中。故名为照。而亡而照。故曰双流。遮流约智用。亡照约智体。无心释智体。智体成就。不须作意念念忘照。而常任运。而寂而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又能所双寂。故曰双亡。门理历然。称为正入。正入则理无不契。双亡则相无不寂。斯即不住空有。遮照分明。不滞二边。方成正入。肇论云。有心者。众庶是也。无心者。太虚是也。众庶处于妄想。太虚绝于灵照。不可以处妄想。绝灵照。而语圣心乎。故须遮照无滞。体用自在。方成理行之门。华严经云。菩萨住是不思议。于中思议。不可尽。住是不可思议地。思与非思俱寂灭。若唯遮思议境者。则凡圣绝分。故非但遮常心。亦应融常心。是则于中思议不可尽。遮融无二。则思与非思。体俱寂灭。方曰真不思议也。是则遮照无滞。理事不亏。即遮而照故。双非即是双行。即照而遮故。双行即是双遣。不坏本而常末。万行纷然。不坏末而常本。一心恒寂。所以色尘体寂。香界性空。执作有无之边邪。达成唯心之中理。法法皆圆愿海。尘尘尽具行门。应念而六度咸成。目击而真心普遍。如无尽意菩萨经云。普贤。如来国土。彼诸菩萨当见佛时。寻能分别诸深妙义。具足成就。六波罗蜜。何以故。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罗蜜。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罗蜜。若观色尽。即是具足羼提波罗蜜。若见色寂灭。即是具足毗梨波罗蜜。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禅波罗蜜。若不戏论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即观佛时。寻具如是六波罗蜜得无生忍。
问。此唯识门。未了之人。以何方便而为开导。
答。初觉之人。先以比知。后当信验。摄论云。一切时处。皆唯有识。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由圣教。及正理。如教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理显者。如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又云。外种内为缘。外法种子。皆是众生感受用业熏种子。依阿赖耶力所变现。是故外种离内。无别有种。如有颂言。天地风虚空。陂池方大海。皆真内所作。外义俱非有。又颂云。圣教及正理。各别有功能。为生于信慧。无一不成故。是以识生此识。说名相分。知此相唯内心变。外义不成故。如有颂言。于一端严淫女身。出家耽欲及饿狗。嗅尸昌艳美饮食。三种分别各不同。以前尘无决定相。唯心自分妍丑。若外法是实。云何各随自见不同。是以比知。唯心自现。非他境界。古德云。菩萨从初正信创发心时。即观本识自性缘起因果之体。得成正信。故摄论云。得彼本识。说菩萨初起。应先观诸法如实因缘。此之谓也。如实者。无非一心。余皆虚妄。若有猛提直入之者。顿悟圆信之人。即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动尘劳之位。遍坐一切道场。靡移所习之门。游戏十方国土。是以法华经偈云。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若能依实。修行。果满不离一念。如还原观云。卷舒无碍。隐显同时。一际绝其始终。出入亡于表里。初心正觉。摄多生于刹那。十信道圆。一念该于佛地。即无生显而幻有立。两相泯而双事存。摄法界而摄一尘。举一身而十身现。
问。既以圣教正理比知。已生胜解。欲入圣位。缘何境界亲证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