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尊龙凯时平台在线地址

  答。实际理中。本无凡圣可得。以一切众生。迷无性理。以无性故。不觉起妄。于真空中。妄立名相。故名为凡。了名相空。复称为圣。凡圣之号。因五法成。犹如幻化。名相非真。且如幻以术成。形因业有。术业俱假。形幻同空。俱有迷悟之名。本无凡圣之体。五法者。瑜伽论云。一名。二相。三妄想。四正智。五真如。古释云。名相妄想三法成。凡正智真如成圣。名相妄想者。是凡夫法。名相二法。是凡夫境。妄想一法。是凡夫六识。迷事缘境而起。故名妄想。经偈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正智真如者。是圣人法。正智。是圣人对治金刚。缘修无漏断惑智。亦名能觉智。真如。是圣人心中所证之理。真如是体。正智是用。异者未曾异。同者未曾同。同者是真如。异者是正智。正智常用。故障生灭。真如常体。故无生灭。体用无碍。法界不思议真实义也。又凡夫心惑。不达名相空故。妄计为有。迷有不空。名之为妄。从妄起心。名之为想。正智者。觉知名相本来空寂。以知空故。妄想自息。息妄归真。显理分明。正智现前。不立名相。故名正智。经偈云。了心及境界。妄想不复生。真如者。即此正智心性真故。即名真如。故知但是一法。无中。执有成凡。达有本空成圣。不唯五法。乃至恒沙。义出无边。理恒一道。此唯心之道。即是如来行处。步步履法空故。亦是摩诃衍处。念念无所得故。如持世经云。佛言。诸善男子。是故我说。一切法是如来行处。如来行处。是无行处。何以故。一切法行处。是中无法可行。是故说无行处。文殊悔过经云。文殊师利言。吾往古时。希望诸法。求空处所。游于闲居。限节知足。少欲为得。不能识知。一切法空。心无所著。尔乃可谓。静处宴坐。住于法界。释曰。若了人法二空。见真唯识性。即常在三昧。住真法界矣。

  问。云何说入此宗镜。一念相应。见道速疾。超过劫量。

  答。实有斯理。世况可知。若不直下顿悟自心。功德圆满。即于心外妄求。徒经劫数。若能内照。如船遇便风。一念圆成所作无滞。如大涅槃经云。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乘船欲渡。若得顺风。须臾之间。则能得过无量由旬。若不得者。虽复久住。经无量岁不离本处。有时船坏。没水而死。众生如是。在于愚痴生死大海。乘诸行船。若得值遇大般涅槃猛利之风。则能疾到无上道岸。若不值遇当久流转无量生死。或时破坏。堕于地狱畜生饿鬼。故知不遇宗镜之风。有为行船。终不能速度生死之波。直至涅槃之岸。有兹大利。广集无劳。唯嘱后贤。转相传授。如法句经云。善知识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于贪欲嗔恚愚痴邪见。五欲五盖众尘劳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得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坚牢船。渡于大海。不动身心。而到彼岸。故知入宗镜中。即凡即圣。可谓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不断五欲而净诸根矣。所以华严论云。十住初位。以无作三昧。自体应真。烦恼客尘。本无体性。唯真体用。无贪嗔痴。任运即佛。故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此宗镜录中。前后皆悉微细委曲。一一直指示了。见即便见。不在意思。才信入时。理行俱备。终不更兴恶行。似有纤疑。若不如然争称圆顿。以了心外无境故。则念念归宗。何有虚幻能惑。所以宝藏论云。一切如幻。其幻不实。知幻是幻。守真抱一。又如学人问大梅和尚。师常言神性独立。学人不识。乞师指示。答。阿谁教汝问。问。莫不问者便是不。答。若不是。是阿谁能如是问。问。神性非是声色。师所示。问者是神性。学人只识得声色。不识真性。乞师指示。如何得识。答。譬如大宝藏。众宝皆具足。上福德人见。直捉得明月宝珠。薄福德者。只见铜铁之类。非是藏中无宝。亦非主藏者不与。我如今向汝道。性不是声色。汝只见声色。我亦无过。汝知么。此神性。火不能烧。水不能溺。须臾能到千里万里。山河石壁不能碍。汝如今扬眉动目弹指謦咳。口喃喃问答。总是此性。唤作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汝若疑惑不信受。破法堕恶道。若是上根者。闻言下便会。更不作诸恶。唤作一受不退常寂然。中根者。亲近善知识。近于智者。数数闻说。不久还会。若是下根。千遍万遍与说。元来不会。虽然记得少许。如破布里明珠。出门还漏却。汝知么。佛道不远。回心即是。若悟则刹那。不悟恒沙劫。

  问。此一心宗。成佛之道。还假历地位修证不。

#佛藏 #四库全书
发表评论
投稿
网站地图